生活中,因残致贫的家庭并不鲜见。来自湖北省荆门市的周志刚就遭此不幸。困厄中,他得到残联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帮扶。走出阴霾后,他心中所系的,是如何发挥自己所长、调动自己的全部能量,帮助残疾人“轮友”摆脱贫困,重回美好生活的正常轨道。
从“坐”到“做”
2006年,周志刚在一次高空作业时意外坠落,导致高位截瘫。从此,他不得不依靠轮椅辅助过生活。
坐在轮椅上,周志刚心里始终有个声音在呐喊:难道后半辈子就只能被人推着走,所有的生活都只能局限在这狭小的空间?
他不甘,他不愿,他不信!他决定从自己每天摸着倚着的轮椅入手,改变自己,重塑生活。
说干就干。周志刚做过电工,对自动化控制也有所了解。利用自己的专长,他开始钻研对轮椅进行改良,用电力代替人力,让残疾人摆脱对手动轮椅的依赖。
从此,周志刚一头扎进了轮椅个性化改造的研究当中。一开始他只在家里捣鼓,一个偶然的机会,钟祥市一位叫邹钟武的残疾人朋友听说他改造的电动轮椅比较好用,便请他帮助自己做一个电动车头,面对“轮友”的拜托与信任,周志刚丝毫不敢马虎。他找来相关材料,用铁管制作了车头,配置好品牌的锂电池,完工后,残疾人朋友很满意,改造后的轮椅使用至今。
电动轮椅在“轮友”圈里慢慢有了口碑, 一些“轮友”向周志刚倾诉,自打坐上电动轮椅,他们有了出行的愿望,生活圈子扩大了,心情变好了,家庭变和谐了,幸福感增多了。
就这样,周志刚改造轮椅的手艺出了名,找他定做车头或轮椅的残疾人越来越多,他一方面忙碌起来,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。
可问题也很快出现,大量制作轮椅是艰辛的,对于高位截瘫的周志刚来说,更是难上加难。材料、设备、人员、场地样样都是问题。就在他想要放弃的时候,荆门市残联资助了他一笔创业资金,帮他购买了部分设备,还申请了专利;荆门市“圆梦爱心帮扶会”得知后,从2015年起对他进行结对帮扶。
残联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扶,让周志刚逐渐走出了困境。他一边热情为下单的“轮友”们服务,一边将改造的半成品使用效果拍摄成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,鼓励更多的“轮友”好好生活。
在改造、制作轮椅的过程中,周志刚不断和“轮友们”交流、探索,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。很多残疾人家庭经济条件有限,住房面积小,没有地方专门存放轮椅,洗澡时又需要有专门的椅子,他便将二者合二为一,研制出不怕淋水的不锈钢轮椅,平时还可以搭配车头出门。
每一次改进,都凝聚了周志刚对残友的倾心呵护,跑得安全、轻松,走得更远,是他的追求。针对有些残疾人整日离不开轮椅,天热常常满背汗渍的情况,他还研发出了颇受残疾人欢迎的透气靠背带。
思想有多远,人就能走多远。 2011年11月,周志刚设计的“双项功能转换式轮椅”在东方杯第二届全国辅助器具创新设计大赛获得鼓励奖。2017年11月,他研制的多功能组合轮椅由荆门市残联推荐,荣获湖北省第二届“仁爱家和杯”残疾人辅助器具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,并在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上展示。
好“轮友”一起走
因为轮椅,周志刚结识了众多“轮友”,他对“轮友”们的遭际真切地感同身受,自己通过创业,步入了幸福生活,可不少“轮友”却就此陷入窘境,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技术和能力,帮扶这些“轮友”?
在市残联、市圆梦爱心帮扶会的资助下,2018年,周志刚注册了“周轮友”商标,并注册成立了荆门周轮友残疾人用品有限公司,在荆门城区租赁了一间200平方米的厂房,开始了车头与轮椅的个性化制作生产。
周志刚和“轮友”们都很感激残联的关怀。2019年,荆门市残联帮助申报了湖北省长江新里程计划“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”第三期项目——“周轮友”截瘫残疾人就业帮扶,资助资金2万元,帮助了15名截瘫残疾人进行轮椅辅具制作的劳动技能培训,实现就业。荆门市残联还对公司给予9万元的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扶持资金。
技术在手,质量无忧。很多残疾人用周志刚设计的轮椅,体验感非常好,口口相传,大家都称他是“发明家”。多年的探索与创新,公司拥有全国首创的车头控制轮椅刹车等核心技术,已申请8项国家专利。
质量决定销量。目前,周志刚设计的“百变轮椅”已销往30多个省市,每年公司订制生产1000多套残疾人辅助器具,吸纳20多名残疾人就业,带动了近百名“轮友”就业创业。这家专为残疾人订制辅助器具的“梦工厂”,悄然起航。
“以前过着月光光、心慌慌的生活,现在每天来这里工作,感觉很充实,一个新轮椅安装完成,瞬间就有了成就感,感觉所有的辛苦都值了,自己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等靠要了。”公司内,一个个用勤劳双手创造新生活的残疾人,曾经丢失的自信和尊严又回来了。
一枝一叶总关情。在周志刚心中,帮“轮友”脱贫最关情。他说:“生活改变了我,我也改变了生活。让残疾人振作起来,帮他们摆脱因残致贫的困境,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,活出健全人的尊严,是我毕生的追求。”